2015年的暑假,盛女士鼓起勇气提前向单位请了自己工作以来最长的假,从紧张而程式化的工作和生活中抽离出来,放下一切,带着6岁的孩子参加了新西兰微留学(课程)。
“总听别人说西方教育如何让孩子快乐学习、重视个性,尊重差异等等,一直想亲自接触一下西方国家教育到底怎么做的。年初朋友介绍了塔斯曼微留学项目,让我有机会一探究竟。”
新西兰是目前少数开放公立小学生短期留学的西方国家。因为新西兰有4个学期,一般国内的寒暑假新西兰的学校都在上课,所以这让短期插班微留学成为可能,这种较短期的留学持旅游签证即可。今年7月、8月来自中国的「微留学」盛况空前,周末旅游时各景点出现了高比例讲华语的中小学生,不久前在Waitomo萤火虫洞,很多当地导游就经历了十几年来最长的等候入场时间。
插班学习的体验更加真实深入
以插班学习为特点的微留学和一般游学不同,是真正融入西方教育,与当地孩子同班同学,学习同样的课程。经校长和当地移民来的朋友介绍,学校课程的设置除了语言、数学、科学之外,老师还会根据教学大纲安排丰富多彩的多元课程,是小学阶段的通识教育,帮助孩子培养多种能力。比如:“游泳课程”在这里是必修课程。另外,还会有跑步课程、社会科学和社会实践课程、买卖活动、烹饪课程、野外生存课程、演讲课程、缝纫课程、安全教育课程”等课程。
“其实,把孩子送去插班学习,我的内心也是比较忐忑的,主要是考虑到孩子的自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,没想到两天下来我就放心了。开学第一天,校长亲自把孩子领到班里,给女儿安排了一个既懂英文又懂中文的小助理,老师也对孩子格外关照,班里的同学们都表现出异常的热情。进班时小助理拿着一个小玩具送给女儿,并拉她到小椅子上说话,女儿很快就融入了。”盛女士的担心是很多家长都有的。
一个月的课程下来,盛女士有了很多发现,其中比较主要的有以下几点:
首先,是非常强调沟通。老师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真实表达出来,老师也会通过各种途径训练学生如何准确地表达自己,同时,如何正确地理解他人。
其次,是允许学生犯错。老师在课堂上从不压制和威胁孩子,学生们在一种安全、放松的状态下上课,可以光着脚,随时提问。在新西兰老师看来,重要的不是不犯错,而是对待错误的态度,要勇敢地承认错误,对错误造成的后果承担责任,对因为自己的错误而受到伤害的人真诚地道歉。面对人们犯错之后的精神压力,提供了两项重要机制予以帮助:一项是忏悔和反思,另一项是心理治疗。
最后,是尊重差异,老师尽最大可能发现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优势,提供针对性的教育,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信心,努力让每一个孩子有理由为自己骄傲。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看,许多新西兰人受教育的目的是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,发现自我,使自己最终成为应该成为的那个人。
“还有一个重要发现:就是新西兰人教育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、优秀的社会公民,是一种公民教育。孩子们学习成绩的差异不重要,而主要在于孩子是否具备积极的人格因素,诸如自信心、进取心、热情、勤奋、意志、乐观、团队合作和爱心等。所谓“人才”,首先是人,然后是才。要想把一个孩子培养成“人才”,那么,首先要把他(她)培养成为一个人格健全和身心健康的人。试想一想:一个对生活没有足够的自制和自理能力的人,一个遇到危险和灾难不能够理性面对的人,一个不能对自己、对家人、对社会承担责任的人,即使读书再多,又能怎样?另外,不能否认的事实是:世界上,还是普通人多,不是吗?
微留学回来后的思考
“一个月的微留学,让我有了更多的思考,孩子每天快乐的去上学,生活没有那么多的焦虑。只是一个多月的时间,女儿从入学时的腼腆,也开始有了面对陌生人时阳光般的微笑,不再躲避和隐藏,甚至临走时竟然大方地和同学们拥抱。这次微留学,让我体验到了世界上不同的生活,因为自己的改变,也将会找到更多教育孩子的方法……”盛女士说。
现在很多游学项目都是针对中学生的,而能让父母随行的小学游学比较少。而这次跟随塔斯曼微留学的一次出行却一举三得:既能通过插班上课体验西方教育,又能实现一次亲子旅游,孩子上学时爸妈们还有机会自由考察当地的生活和商机。盛女士认为微留学体验的重点不只是孩子:“这次小学微留学收获最大的实际上是我们这些家长。除了对西方教育的体验,还让我从忙碌焦虑的状态一下子安静下来,也完成了一次与自我内心的对话……”
|